8月16日上午,由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活动在南昌顺利开展。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活动全体合影
弋阳腔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老艺人年岁已高,后继人才青黄不接,传承形势严峻。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牵头组织开展弋阳腔传承保护工作,“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老一辈弋阳腔传承者
以上照片拍摄于年
在录制前召开的简朴而隆重的动员会上,省艺术研究院卢川院长介绍了这次录制活动的背景意义及基本设想。为尽可能保证录制内容为传统的、正统的弋阳腔曲牌音乐,本次录制活动邀请的演唱者及主要演奏人员皆为年创办的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演员训练班及赣二班的学员,当年他们的老师皆为出生在清末的弋阳腔老艺人。此外,还邀请江西省赣剧院及弋阳县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部分演职人员担任帮腔。本次录制弋阳腔传统曲牌总共段,皆出自年江西省戏曲学校根据弋阳腔老艺人现场演唱记谱整理的《江西弋阳腔曲谱》(油印本)及年据此出版的《弋阳腔传统曲牌》(陈汝陶编),具备了曲牌资料的原始性及可靠性。全部打击乐伴奏,演唱风格力求原汁原味。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动员会
弋阳腔老专家也先后发言,对曲牌录制活动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有见地的设想和要求。
为弋阳腔传承保护倾注心血的戏曲史老专家万叶高度肯定这项录音活动,认为这将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录音。他还强调,录音时一定要在语言及锣鼓点上,体现弋阳腔的特色。
弋阳腔作曲和演奏专家陈汝陶(年生)、程烈清(年生)、胡若飞(年生)皆为著名弋阳腔老艺人王仕仁(-)的弟子,他们也是本次录制活动的倡导者及重要参与者。
陈汝陶介绍了弋阳腔曲牌资料分类情况,并强调演唱要原汁原味,不要有装饰音。
程烈清回忆了当年王仕仁老师向他们口传身授的点滴,并对录音如何体现行当风格、如何定调及把握节奏等提出了不少良好建议。
胡若飞则对此次录音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及时间安排做了简要介绍。
在上午的曲牌练唱及下午的试录环节中,熊中彬、邹莉莉、林西怀、熊丽云、熊华、涂和平、杨典荣、徐胜祥、张玲香等老师先后一展歌喉。这些平均年龄74岁、有的年已八旬的弋阳腔老艺术家尽管年事已高,但个个精神抖擞,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击打声及高亢悠扬的帮腔声中,用有些粗糙嘶哑却古风犹存、韵味独特的唱腔,演唱了《目连传》《珍珠记》《卖水记》《三元坊》中的等29段传统曲牌,或高亢激越,或清脆柔婉,令人叹服!
老专家们试唱曲牌
现场录制
之后的十天录制活动中,我院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ソ鍚?涔岄瞾鏈ㄩ綈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