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林西县ldquo易地搬迁

在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扶贫产业园,一栋栋日光温室在冬日里格外抢眼。两年前,贫困户兰国利一家从10公里外的深山沟搬迁到这里,分到了1栋大棚和48平方米的安置房,从此结束了吃水难、行路难的历史。让兰国利一家感到幸福的,不仅仅是住上了有卫生间和暖气的房子,还有这栋寄托着一家人致富梦想的大棚。

许许多多的“兰国利”由穷变富,得益于一个又一个易地搬迁项目,更离不开北京市丰台区的对口帮扶。林西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2万人,其中的五分之一居住在偏远山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易地搬迁成为最佳选择。在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和无劳动能力者占了六成以上。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林西县坚持因人施策、多措并举,在丰台区的大力帮扶下,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成效显著的“易地搬迁+”扶贫之路。

易地搬迁+产业。这种方式适用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先谋产业后搬迁,让产业围着房子转。自年以来,林西县整合京蒙帮扶等各类资金3.6亿多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房、基础设施和后续产业建设,以“易地搬迁+产业”的方式,先后建设集中安置点24个,其中后续产业的人均投资力度达到1.89万元,建设日光温室栋、冷棚栋。户贫困户靠种大棚蔬菜过上了好日子。

易地搬迁+互助幸福院+光伏养老。这种方式适用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的方式,在贫困户集中的村子建设互助幸福院,并实现幸福院光伏发电项目全覆盖,每户都安上了装机容量为2千瓦的光伏发电板,院民们每人每年能有元左右的发电收入。目前,全县已建起互助幸福院型的移民安置点29处,安装了1.54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名贫困老人有了养老的新家。

易地搬迁+社会帮扶。这种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进行全方位帮扶,助力实现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在大营子乡老君沟移民新村,北京兴君盛发商贸公司整体承租了栋暖棚,流转了亩土地种植辣椒,贫困户通过务工以及大棚、土地租金增加收入。林西金鸡产业扶贫有机肥厂向贫困户捐赠有机肥,支持作物增产增收。丰台区慈善协会、丰台区女企业家协会为贫困户捐赠了路灯和厕所,改善了生活条件。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医疗物资捐赠、医疗义诊等帮扶活动。社会帮扶实现了贫困户需求和社会爱心资源的精准有效对接,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解决了宜居和宜业两个问题,实现了搬迁户生产和生活的高度一体化,助力林西县在年成功脱贫摘帽,成为自治区首个摘掉贫困帽子的国贫县。在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林西县“‘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案例”荣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宋玉静)

编辑:刁建伟姚丽丽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中医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fc/102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