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起了产业园区,村里老百姓是尝到了甜头,以前家里就20几亩地,一家人才收入块钱,现在又能种棚又能务工,年我在园区打工就赚了3万,年自己也种了2个棚,再加上务工收入,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好好干,就能过上好生活。”这是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脱贫户王玉芹的心里话。她家曾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困难户,丈夫患有尿毒症要每周透析,儿子从小就是智力残疾。和平村的村干部先是帮王玉芹解决了就业,又扶持她发展产业。如今像王玉芹这样奔小康家庭在和平村不在少数。
大棚务工欢乐多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和平村党总支积极行动,坚持从最需要帮助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落实,为群众生产生活打通“三条路”,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引领,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抓手,谋划全村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办好实事架起连心便民之路“五组那条路是老百姓的揪心事儿,咱们不能等着靠着,咱们党员自己干!”和平村的会议室传来一阵掌声,原来,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张兵在给党员们做动员。
和平村五组吴家营子到大兰营子有一条通村路,一直没有得到硬化,雨季时,坑坑洼洼的土路就成了影响群众出行的老大难。借着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契机,村两委打算把这块“硬骨头”消灭掉。
“烦心路”变成了“先锋路”“连心路”
经过协商,村里的两家矿山企业也主动帮忙,免费提供了所有机械车辆。一时间压路机、刮平机、铲车,大大小小10多台机械车在工地上轰鸣。年轻党员开着大卡车运送沙子、碎石,老党员们抡起铁锹、搅拌水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74岁的老党员,伊永才也来到工地,“别瞧不起我老头,我还有把子力气呢,给老百姓修路,我得带头!”
经过全村31名党员连续5天的团结协作,这条4.8公里长的“烦心路”变成了“先锋路”、“连心路”,党员们还完成了3.5公里的路肩加宽、过水路面整治工程,全村4个村组,余户群众的出行变得畅通无阻。
特色种植拓宽产业富民之路秋风乍起,又是一年丰收季。和平村的辣椒收成喜人,走进禾旺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区C区9号大棚,绿油油的辣椒秧苗全部吊线,现在已经长到1米多高。正在弯腰摘椒的村民王成,起身摸了一把头上的汗,黝黑的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说实话,当初种大棚,咱又没经验又没技术,不敢闯,也没底,但是村里考虑到咱这样的情况,从育苗到销售,全程为咱服务,心里踏实多了,有困难找村党支部,这话没错!”
和平村辣椒喜获丰收
和平村依托地处大营子乡环城万亩蔬菜产业园区中轴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已建成设施农业亩,其中日光温室暖棚栋,双层钢构暖棚栋。光有规模不够,还要争创效益。为了摸索成熟的种植经验,和平村支部书记、支委成员带头种植,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坚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为全村种植户提供“统一规划发展、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开拓市场、统一品牌塑造”的“六统一”全流程服务。在和平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全村有余户群众因设施农业而受益,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村貌整治走出环境宜民之路“院外不见禽畜,空地不见杂物,路边不见杂草,路面不见异物,提倡种花,提倡栽树。”每天清晨,和平村的大街小巷都会响起“四不见、两提倡”的顺口溜,这是村里保洁员们开着电动车在逐家逐户的收垃圾。“我们可是全县垃圾分类第一村呢,自从实行了这个办法,大家伙儿就发现好多东西还能变废为宝,垃圾变少了,环境变好了,我们保洁员的工作也好开展了。”和平村保洁员王凤民骄傲地说。
和平村在全县率先探索垃圾分类,按照户分类、户减量的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于户分类处理后产生的垃圾由村里收集转运。为了保障垃圾及时清运,和平村积极争取帮扶资金17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桶。
和平村网格化积分制管理评议大会
此外,网格化积分制管理也是和平村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过程中的一把“利剑”。全村实施网格化治理,以“网格化+积分制”的方式,将农户在落实环境治理工作、参加全村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量化成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物质奖励,有效激发了村民的热情,撬动了民风转变。“积分不仅有物质上的实惠,每年我们全乡都有一次积分大评比,积分靠前的是全乡乡亲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都奔着这个目标努力呢。”和平村村民刘艳满怀信心地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产业园里是喜获丰收群众的欢声笑语,整洁平坦的水泥路上行走着步伐轻快的村民,综合活动广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人和谐,一项项实事落地生根,惠及和平村全体村民,使村民与村干部的心贴得更近,一起向着幸福出发!
(李晓军杨玉婷孙爽)
编辑:刁建伟姚丽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