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新闻新林镇菌香牛壮草药丰特色产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9370163788725&wfr=spider&for=pc

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干净整洁,一座座菌棚鳞次栉比,一片片中草药种植田排列齐整……一幅幅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美好图景正在林西县新林镇徐徐铺开,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在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潜能。

产业“牛”起来百姓富起来

“哞哞哞”一大早,付飞飞刚从外面回来,牛舍里的牛就叫个不停。“它们这是饿了。”停好三轮车,付飞飞麻利地将草料倒入饲槽,看着它们大快朵颐,付飞飞不由地嘴角上扬。

“这几年,牛价特别好,每头牛每年可获纯收益元,能繁母牛可达到元以上。”说起自家的牛,他侃侃而谈,“七一养殖小区离活畜交易市场仅9公里,交通便利,销路不用愁,养殖肉牛稳赚不赔。”付飞飞养牛10多个年头了,从最初的不到50头发展到现在的多头,他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皮毛发亮,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

(新合村万头肉牛产业园区)

新林镇属半农半牧区,农民普遍有肉牛养殖经验,随着近几年肉牛行情持续走高,肉牛养殖被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加上该镇基础条件好、牛源供应充足、饲草资源丰富、劳力资源充足、扶持政策优厚,发展肉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新林镇把肉牛养殖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建小区、抓大户、带农户”的发展思路,走“小规模、大群体”和“集中、集聚、集约”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园区和养殖专业村。目前,建成肉牛养殖小区6处,其中万头肉牛养殖园区3处,全镇肉牛存栏达到3.5万头。

小香菇撑起村民“致富伞”

“我今年每个棚纯利润能达到1.5万元。通过一年的种植,我又学了很多科学技术,明年我打算动员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对于未来全村香菇产业的发展,新林镇鹿山村党总支书记刘振兰干劲十足。

年新林镇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河北泰通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鹿山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园区在制作菌棒、采摘蘑菇、裁剪蘑菇根等生产环节,可吸纳余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刘振兰为转变村民传统种植观念,提高村民收入,积极参与食用菌产业。年,带头承包了5个大棚发展食用菌产业。“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带领村民奔小康的道路上,刘振兰步履铿锵。

(鹿山村食用菌产业园区)

新林镇紧紧抓住纬度偏北、海拔偏高、干燥风多、昼夜温差大这一适宜优质香菇生产的先天优势和土地流转解放大量劳动力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祥程、贺宇、泰通达、腾盛等龙头企业,以产业园为载体,把食用菌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通过群众参与、政策支持、改造品种、品牌打造等多种措施,大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

年,新林镇新建毡铺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区1处,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规划占地面积亩,该项目已于4月23日开工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71栋、钢构式暖棚栋。预计投产后年生产菌棒万棒以上,可填补该镇食用菌冬季生产的空白。

中草药变身增收“金疙瘩”

在新林镇太平村林药间作项目基地,几个工人正在地里收药材,这是太平村争取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发展的林药间作项目,种植了亩内蒙野果,兼种亩小黄芩。“河北客商相中了咱们的小黄芩,太平、五星、上升3个行政村的药材打包出售,咱们亩地估摸着能收入80多万,可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太平村党总支书记李亚洲说道。

新林镇充分发挥旱坡地的资源优势和紧临草原天然无污染的区位优势,依托恒光大药业、弘图药业等龙头企业,以黄芪、黄芩、防风、苍术等道地药材为主要品种,积极探索旱地“雨季秋播”种植新方式,大力发展多年生仿野生道地中草药种植,品种日趋丰富、体系不断健全、效益持续增加,中草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年,新林镇新增中草药种植面积亩。依托恒光大药业,建成蒙中药扶贫产业园1处,占地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目前,全镇中草药播种面积达5万亩,建成种植专业村5个。

(盛恩承)编辑:刁建伟姚丽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tq/155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