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烟火气的画家丨经冠一

书画家

简介

经冠一

经冠一,年9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经冠一水墨人物工作室导师,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赤峰市政协委员,赤峰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赤峰美术馆副馆长(主持工作)。

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等。参加文旅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展览30余项,获最高奖9次。

《素壁画飞泉》

68cmx45.5cm

不失烟火气的画家

文/于峰

经冠一是真实的,无论对艺术、还是对生活。像他说的:“画不会撒谎。”坚持的历程在画里、为人的品性在画里、对艺术全面的认识也在画里。

艺术对经冠一来说是耳濡目染的熏陶,进阶而来浑然天成。作为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画家的他,最初与艺术结缘并非是绘画而是书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地域偏僻的林西县隆平乡这个小山村,七岁的他学习书法是一件稀奇又出格的事。可是经冠一却不以为意,他或者教他习练书法的太爷都不会知道未来经冠一会成为中国画坛青年画家的生力军。

年少贪玩的他,对枯坐在书桌前跟太爷习字这件事不甚欢喜,但是听话的他却从未表现。太爷每次高高举起的戒尺轻轻落在笔杆上的敦促、太爷一次次和颜悦色的鼓励让他渐渐将书法练习坚持了下来,也培养了他随和、不急躁的性格。坚持、平和刻进他的骨子里成为一种肌肉记忆,绘画后坚持和平和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习惯,也成为他日后绘画成就获益的最大助力。

小学三年级,经冠一在同学的推荐下为班级写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标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让经冠一对书法兴趣浓郁,练起书法来更起劲儿了每天练习从不间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爷爷写完字后就会盖上自己的章。他想,我也有个自己的章该多好。一天,他发现了一块方柱形的橡皮,用它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枚印章。颇懂篆刻的爷爷看后高兴地给他买来章料,他又迷上了篆刻。经年临摹秦汉印刻苦钻研,他的艺术天赋显露无遗。

书画同源、艺术同根,近十年的书法、篆刻练习,让经冠一有了异于同龄人的艺术修养根基。年,内蒙古幼儿师范面向全市招收音体美特长生,身为教师的父亲在获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给儿子报了名。可是他知道自幼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儿子要想考美术专业,没有绘画基础是不行的,于是他去林西镇里为儿子请了美术老师。四天半的辅导,经冠一表现出对色彩的敏锐,尽管时间仓促只学了一些最基本的美术常识他就参加了考试,但经冠一一考即中,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进入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美术专业。

勤苦,书、画、印技艺全面让经冠一早早地出圈成为学校的小名人。就在同学们还在为他晚上借用走廊厕所灯光画素描热议不断的时候,他又因文化课不如人意而奋起直追拼搏的狠劲儿令同学们咂舌不已。师范三年经冠一的刻苦拼搏给老师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业前夕,老师组织同学去北京中国美术馆看画展,经冠一有些顾虑,爸爸却非常鼓励他进京看展开眼界。进入中国美术馆,他惊呆了:曾经还为自己在学校举办书、画、印展、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篆刻艺术展”沾沾自喜的他,这一刻知道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画展让他对艺术殿堂充满了憧憬,做一名画家第一次从内心深处走出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系统地学习绘画,做一名画家、登上艺术殿堂。从那一天开始本就勤奋的经冠一再未放下画笔,每天除了保证三餐、6小时睡眠和日常事务外,他都在绘画,一笔笔、一天天、一年年只是画无所图。

年,爱才心切的鲍凤林老师为了让经冠一有更广阔的舞台,积极为他争取了在赤峰蒙古族幼儿园执教的工作。繁忙的日常工作并没有让经冠一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他一边工作、一边画画。工作两年后,经冠一想让就读小学的妹妹来赤峰接受更好的教育。着手办理此事的过程中,妈妈因意外入院需要一笔高额手术费。医院走廊里的父亲、想着比自己小十岁的妹妹,他毅然扛起了家庭的担子:为母亲筹措手术费、帮妹妹办理借读。妈妈的病治好了、妹妹来读书了、他的外债也来了。即使这样艰难的日子经冠一也从未停止过绘画,忆及当年经冠一说:“画画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只是习惯、必然。”

生活的磨难非但没有消磨经冠一的绘画意志,反而坚定了他追寻梦想的脚步,这一时期他的画作带着更多的情感、思索。为外债所累前往北京卖画的经历一次次在他的脑海里浮现:那些画是他每天几个、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付出、十几、二十几年的坚持,这些画每一幅都记录着他的成长,承载着他的思想、领悟,这不是一幅幅画,是他每一天、每一年的绘画述职。

这一年是年,经冠一不断地在思想深处探索绘画艺术的多面性,生活的艰辛、对于艺术的难以割舍,时刻不在他心灵深处做着灵魂之问。带着这样的思索经冠一创作了国画《左·右》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这幅画以都市两位女孩为载体表现了经冠一的矛盾和纠结。《左·右》成功入选第七届工笔画大展,被组委会收藏,收藏价格是当年他去潘家园卖画时单幅画价的几何倍增。他的绘画梦落地了,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梦想:心无旁骛、专心画画。

在工笔画上获得一点成绩的经冠一,这次展览后转而投向了水墨的探索,他认为水墨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更适合他。不断探索艺术的新领域,此时的经冠一对艺术的追求再无阻碍。可是继续深研水墨却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他决定走出去,向外发力。年,终于如愿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张江舟工作室进修。上课时每次必带的录音笔、每一次研讨时带来的一幅幅新的绘画作品,让张江舟看到了经冠一不同于常人的刻苦。而张江舟老师的那句:“我们一起努力扛起中国水墨人物画向前发展的大旗”也深深地撼动了本就挚爱艺术的经冠一,艺术是崇高的、艺术是无价的。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成为他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刻他不再是一个执笔作画的匠人,他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推动者。

年,完成国家画院一年学习的经冠一来到红山美术馆工作。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后他就忙不迭地拿起画笔,他把张江舟老师的课堂录音循环播放,绘画时认真思索,这一年的他,不舍昼夜埋头绘画,甚至都没有时间回家。在不断地创作、思索、倾听时,他突然明白了刚到国家画院学习时,张江舟老师对他的一番点拨,他求学之初自以为的绘画瓶颈并不是他作画的症结,老师指出的问题才是他最该突破的,意识到这一点的经冠一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画作与从前相比可谓云泥之别。又是沉寂积累的一年,经冠一的画日渐精进。就在这时他接到了老领导的电话,对于他的现状提出了忧虑。他也再次陷入了深思:绘画艺术的多样性怎样兼容并续、相辅相成。最终他决定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展,成为中国美协会员。年他创作的七幅作品,四幅获奖、三幅入展,经冠一当年也加入了中国美协。

自此艺术殿堂的徽章接踵而至:“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八大山人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优秀作品(最高奖)、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展”优秀作品(最高奖)、“年全国中国画展”,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人物作品展,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中国水墨大展,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荣誉纷至沓来,经冠一自七岁以来日复一日的习练,无论是书法、篆刻还是作画,那些以为随日落西去的时光,都化作最美的珠光玉器镶嵌在他的荣誉录上:年当选赤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年受聘于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年受邀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经冠一水墨人物研修班导师。年成为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年主持赤峰市书画院工作,年任内蒙古美协副主席。

今天的经冠一又在致力于全民审美意识的提升、公教美育的发展。他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怀揣着对艺术的敬仰,现实的考量着艺术的全面性。让艺术成为大众生活中的精神给养,与其说他是一名画家,不如说他是一名美术工作者,把取之于民的艺术又回馈到人民中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美、带来力量。

——本文来源:《赤峰日报》

作品

欣赏

经冠一

《鸿运当头》

33cmx65.5cm

《青山滴翠》

cmx63cm

《晴岚》

cmx60.5cm

《大漠胡杨》

69.3cmx32.7cm

《铮铮铁骨》

66.5cmx66.5cm

《清幽》

23.5cmx49.5cm

《溪山悠远》

38.7cmx44.6cm

《清风徐来》

33cmx66cm

《四季如歌》

34cmx12cmx4

《相伴》

50cmx33cmx1,50cmx10cmx2

《延年》

39.8cmx48cm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jd/182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