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石宾川县鸡足山镇炼洞明德小学寄宿学校的生活环境也很恶劣:“挤、险、臭、难、秃”。宿舍普遍没有储物柜和窗帘,几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普遍睡眠缺乏。此外,学生们不爱吃蛋和奶,但特别喜欢“辣条”。一周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一个个“又矮又瘦、又脏又臭”的寄宿学生,皮肤疾病、中耳炎、扁桃体炎和蛀牙格外高发。成立歌路营之前,杜爽曾在中国首条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青春热线”任心理咨询师。成为一名专业的咨询师后,杜爽与青春热线的创办人陆晓娅共同创办了歌路营。“儿童前面加上‘农村、寄宿、留守’,人们首先想到‘苦穷惨’,甚至审美疲劳懒得再关心。”杜爽说。她不甘心任由这些孩子在痛苦中孤独长大,不忍转过身去装作没看见,可她又能做什么呢?记者出身的她,想到了故事的力量。《人类简史》强调了故事的重要性,《故事知道怎么办》一书也提到,“所有故事都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故事能帮助人们建立与‘某个地方’的精神链接,恢复失去的平衡,重新获得健康感。”一个美好的愿景在杜爽心中渐渐成型:给中国的农村留守寄宿儿童讲故事!让孩子放下手机,听“新夜”故事在设计具体项目前,杜爽在西南某地的名农村学生中做了一次测试。其阅读能力之低令人震惊,四年级学生做人教版三年级的阅读试卷,平均分43,合格率22%,还有14%的学生根本无法阅读和理解题目,无法完成试卷。这种情况在村小尤为普遍。近八成的乡村孩子一年读课外读物不超过十本,还有两成一年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而在北京,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一年就可以轻松读童书上百部。杜爽还发现,相当多四五年级的孩子读不懂试卷的题目,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图书馆”“热水器”。在西南偏远地区,有些四年级的孩子无法完整读懂诸如“上学期你有几天在学校不开心”这样的题目。杜爽相信,问题应该出现更早的阶段。她跑去学校的教学点,翻出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操场上”。稍作延伸,杜爽播放了中国乒乓球和女排比赛的短视频,然后随机测试一二年级的孩子,发现大多数仍无法区分乒乓球和排球,“好多孩子一脸茫然,甚至是焦虑的”。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统部寄宿制小学在基层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被称为“弱智”或“傻子”的儿童。城市尚且缺乏特殊教育,农村就更不敢奢望了。这些特殊儿童在一声声“傻子”的叫嚷和嘲笑中长大。杜爽发现,其中有些只是有阅读障碍,但也被归为“傻子”。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拥有智能手机,课余时间基本都是蹲靠在墙角,打游戏、刷抖音、看影视剧。不知不觉就刷了一整天,上瘾一般,停不下来。孩子们的手指在不停地划动,思考力和自控力也在指尖一点点消磨殆尽。根据最新的一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留守儿童“一天多次”上网的比例,几乎是城市儿童的二倍。可不看手机,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学业跟不上,学习没兴趣,课余生活穷极无聊,和家中老人缺乏交流。体育活动也都被取消,学校普遍以上自习来控制学生,从而“确保安全”。杜爽常常感到无力,“留守儿童的问题太庞大了,光靠一个组织能做什么?”痛心之余,她找到了方向。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寄宿学生大概会在学校住0个夜晚。一个名为“新夜”的故事项目应运而生。不期待这些孩子未来能考高分,只求每晚有故事陪伴他们入睡。歌路营邀请专业人士,筛选汇编出7类故事——品格哲理、成长疗愈、知识视野、机智冒险、人物励志、校园生活和童话神话。之后请各大电台的专业主持人和播音系师生完成录制。这样,一个个睡前15分钟的小故事就诞生了。歌路营深知“接地气”的重要,简化一切操作,播放成本低廉。每晚入睡前,老师只需按下“播放”键。年至年,歌路营在重庆市的43所寄宿学校启动了“新夜”的先导计划,跟踪名住校生听故事的情况。评估显示,几乎所有孩子都喜欢“睡前故事”,近九成的孩子从此喜爱上了阅读,甚至爱上了宿舍生活。近一半的孩子会在作文中用到“睡前故事”的题材。在过去五年,杜爽和她的十人团队,将“睡前故事”送去了中国七百多个县的五千多所农村寄宿学校,惠及学生超过万人。而“晚安宝贝”是“睡前故事”后续的公益项目,启动于年9月。目前已有万留守寄宿学生在睡前听到了这句温柔的问候。歌路营希望,到年可以为全国所农村寄宿学校的万孩子送去“睡前故事”。故事的魔力:显著降低抑郁风险,提高阅读兴趣曾经每晚睡前都要哭一场的小燕再开学就上六年级了。五年级时,学校开始播放“新夜”故事。小燕爱上了故事,她每天都去看预告夜晚故事的小黑板。四年级时,小燕的语文分数在六七十分,现在她可以考到八十多分。小燕说,“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听故事)让我的心灵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晚上19时55分,湖北一所村小的喇叭里传来“妈妈”的温柔声音:“同学们好,歌路营为大家准备的新夜故事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听故事了。”学校老师挨宿舍查看,发现根本不用监督和维护秩序,孩子们都静静地躺在床上。故事结束后,孩子们含着微笑进入梦乡。借用一个孩子自己的话说,“每一个睡前故事都像一首摇篮曲,把我们每个人都哄睡着了”。有学生告诉老师,“虽然爸爸妈妈离我好远我好孤独,可听到广播里的声音,我一点都不害怕也没那么孤单。”还有个六年级的小姑娘说,“睡前故事使我们忘记了白天的烦恼,静静地进入梦乡”,“我听着故事很容易睡着,我睡着了,就不会一个人醒着害怕了”。孩子们听老师讲绘本故事在早期走访中,杜爽曾经问过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几百名学生,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杜爽惊讶地发现,很多孩子几乎从未听过故事,偶尔有人说《三只小猪》。在听了一年故事后,同样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觉得她天真可爱;有的喜欢《粗脖子》,从中领悟到同学间要相互尊重,不能欺凌;还有的喜欢《最邪恶的巫婆》,感动于两个巫婆对友情的重视。还有的喜欢《想家》,因为故事的情节也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上学时突然很想家,就假装肚子疼,然后就得逞了。故事太丰富了,学生们在《请判一只狼无罪》《一根没有农药的萝卜》中了解到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从《蚊帐大使凯瑟琳》中了解到7岁女孩凯瑟琳如何筹款6万多美元,拯救了2万非洲孩子的生命;从《费曼:从小顽童到大科学家》和《两个笨小孩》,领略教育的真谛……“新夜”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短篇,覆盖小学六年和初中两年的时间。小学版注重习惯养成、健康人格、同学关系、环境适应、情绪表达和问题解决,初中版则突出自我认知、青春成长、抗逆能力、代际沟通和社会适应等。八年下来,累积阅读量可达万字。除了“睡前故事”,“新夜”还提供每天18分钟,囊括世界各种风格和文化的起床音乐,并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咨询及网络培训课程。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宋映泉带领的团队,在两省五县的所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和评估。结果显示,歌路营的“睡前故事”对留守寄宿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除了改善睡眠,“睡前故事”显著减少学生被欺负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留守寄宿儿童的抑郁风险,提高学生的抗逆力,并显著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遗憾的是,对照学校的学生没有听到“睡前故事”,数据显示他们的抑郁情绪和霸凌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严重。告别“苦穷惨”,校长们点燃希望杜爽研究了“新夜”项目的最佳实践学校。发现项目效果最显著的,一是校长用心配合,二是学校能坚持天天给孩子播放故事。张国能是云南省腾冲市蒲川乡户弄完小的校长。他的童年也在村小度过,用他自己的话说,“长大了去到外边的世界才感觉到自己的差距,心灵世界总是那么匮乏!”年,张国能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