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待客不用酒捧出绿色醉游人澎湃在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 http://www.yushiels.com/
<

克什克腾旗桦木沟

全媒体记者

李震宇

走进赤峰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宛如置身在一幅笔墨丹青、清新多彩的山水画卷中,让人流连忘返。

绿色,俨然成为玉龙大地上的主色调——看山,林木葱郁,满目青翠;看城,绿树掩映,城在绿中;看村,村隐林中,硕果累累;看路,绿树成阴,鸟语花香……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自治区委领导下,坚定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围绕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不断开创林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发展生态产业、深化林业改革、保护森林资源,全力推动森林城市创建,正以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品质生活注入绿色力量。

扩绿提质绘就生态画卷

喀喇沁旗马鞍山

位于喀喇沁旗河马鞍山脚下的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村民李义清楚地记得,过去村里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贫困村,一遇下雨天,满街到处是泥。“现在不同了,满山都是树,水土流失少了,家乡变美了,家门口还能吃上旅游饭。”变化来源于这些年绿化工程的实施,山上栽满了树,树苗一天天长大,环境也随之改变,荒山穿上了绿衣服,环境好了啥都好。

绿色成为生态赤峰的发展底色和亮色。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林草生态建设修复力度,治理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全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工程,持续推进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治理区固定沙地、人工半固定沙地面积迅速扩展,流动沙地、天然半固定沙地面积逐步减少,林草植被盖度显著提高。五年间完成营造林万亩、人工种草万亩,圆满完成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5.78%和60.47%,高于自治区12.78和15.47个百分点,这一串串数字勾勒了一条向“绿”而行之路。

值得一的是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林场考察指导工作,林草人交出了“双增长”“双减少”“双提升”的现实答卷,让这一绿色底版更加有魅力。

从高山到丘陵、从平原到沃野,处处呈现出山清水秀、蓝天白云、满目皆绿的新景象,林业已成为赤峰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

增绿创森提升城市品质

石博园

天蓝地绿水清,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天鹅之乡等荣誉称号。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佳”称号……一张张熠熠生辉的烫金名片,展示赤峰这座城市的绿色魅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围绕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万里绿色长城这一中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突出抓好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着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化林分修复、城乡绿化美化和通道绿化五大生态工程,深入推进高效丰产经济林、樟子松防护林、文冠果元宝枫木本油料林、山杏沙棘低产低效林改造、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示范五大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天然林保护、草原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护、河流源头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五大系统保护工程,全市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出门看绿、推窗见绿、上街赏绿、游园观绿。

红山公园

各项生态建设成果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重的绿色基调。越来越多的赤峰儿女享受着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带来的生态红利。截至目前,全市建立森林公园14处,总面积万亩。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自治区级森林公园7处、市级森林公园1处。全市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8处,总面积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个、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旗县区级保护区8个。全市建有地质公园4处,矿山公园2处,翁牛特勃隆克国家沙漠公园一处。

从城外绿色净土到城区绿美相融,再到城郊森林环绕,如今赤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风貌愈发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日益浓厚。

以绿生金提速乡村振兴

城市提升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蜕变则让城市更向往。

位于赤峰市区东南的红山区文钟镇三道井子村,一条环线绿道如同一条翡翠项链,以绿道为“串”,以沿途生态农业为“珠”,串点成线,串起了城市与乡村、美景与产业,也串起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如今,漫步在这条绿色的乡村振兴大道,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两侧,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青翠欲滴的绿树连绵,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画卷,很难再与传统农村联想在一起。

推进乡村生态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立足市情林情,我市大力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创新性地将林业协同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全面推进,把重点区域绿化、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建设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综合整治农村美化绿化结合起来,多栽植“风景树”“传家树”“摇钱树”,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

“果品质量好、口感好,市场受欢迎,外地客商才会往咱这儿奔。”春分前后,在林西县七合堂村老村部院内,九佛山野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姜洪海正在和社员谋划着今年苹果的种植计划。

而此时远在华里之外的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人们同样在为收入增加而忙碌着。

喀喇沁旗马鞍山

七合堂村位于大兴安岭余脉腹地,在两山夹一沟中。马鞍山村则位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交汇地带。七合堂村人均耕地6亩,马鞍山村人均5.5亩,两个村的平均海拔都接近米,耕地的75%以上坡度超过25度。到去年末,七合堂村已发展果树亩,人均拥有10亩果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6.7%,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元。马鞍山村山葡萄种植发展到3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元。

随着林果经济的发展壮大,两个村在人畜饮水、出村路硬化、文化室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条件方面都取得了同步改善。继之而来的是对乡村旅游业的带动发展,目前马鞍山村已发展农家乐15家,年接待游客13万人。七合堂村也已发展农家乐5家,春季赏花和秋季采摘总人数超过1万人。

目前,像七合堂、马鞍山这样处于深山长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而实现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条件同步改善的村镇在赤峰市还有许多。如宁城县西部山区的小城子镇、黑里河镇等地区,近年来都是通过因地制宜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林果业,从而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步跨越,这些都成为赤峰市乡村振兴战略持久深入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清晰注解。

宁城黑里河天然油松林

青山常在,后继有“林”。这五年,全市发展经济林万亩、林下种养采集利用面积万亩、年接待森林沙漠生态旅游游客余万人,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保护和产业发展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这五年,全市累计投入贫困旗县国家公益林补偿资金12亿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2.2万人,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人,精准带动1.1万人增收和稳定脱贫。70%以上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安排在贫困地区,实现了国土增绿和贫困户增收有机结合。

据赤峰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个,建成国家森林乡村48个,年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年我市被授予中国天鹅之乡称号……

从增量到提质,从城市到乡村,一抹抹绿色正在向人们诉说着生态建设的梦想;从荒山到林田,从绿化到增收,一项项林业产业为乡村百姓增添了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收入……

青山披锦绣绿水润龙乡。赤峰正在描绘一幅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

宁城道须沟

来源:深读赤峰

原标题:《赤峰待客不用酒捧出绿色“醉”游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yy/173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