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0日,《丰台时报》记者跟随丰台区党政代表团赴内蒙古实地探访东西部协作成果,期间,一群挂职干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记者,他们有的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有的来自应急管理局干部,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老师,不同的职业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续写着自己的青春故事。为此,记者通过多方联系,联系到了部分挂职干部,接下来听听他们的挂职故事:
北京方式助林西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再提升
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张永辉:
“截至目前,林西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自治区个旗县排名第4位,相较去年6月的57位有了大幅提升,位列赤峰市第一。”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张永辉告诉记者。
张永辉是第六批来到林西县挂职的东西部干部,在丰台区他从事促进就业相关工作,到林西县任发改委副主任、林西县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自年6月分管工作后,他将北京的工作方式带到林西,牵头出台了《林西县进一步提升季度信用排名工作方案》并组织各成员单位进行周会商月调度。张永辉总说,“事情想做好,就要先摸透”,工作中他主动到市部门进行对接,相关科室和第三方公司的每位人员都成了他的老师,市部门负责人开玩笑的说,“张主任你的电话我们都背下来了,没想到你一个挂职干部对工作这么认真”。
在张永辉看来,挂职期间必须要切实为林西贡献自己的力量,留下宝贵的回忆,在他分管的库区移民工作中也主动牵头与财政局、公共资产交易中心等多部门进行对接,明确了从项目立项、评审、招投标等各环节的经办时间,制作了库区移民项目经办手册,建立项目推进台账,缩短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期间对-年所有项目进行实地走访。
脱贫户家中也经常会出现张永辉的身影,目前他已走访35户50余人,了解了脱贫户家庭人员和收入情况,以及镇村采取的帮扶方式,利用自己促进就业工作相关经验,建议镇村更科学有效的利用好现有各类公益性岗位,要把不同岗位工作强度,薪酬待遇同脱贫户切实情况和需求结合起来,更有效发挥公益岗作用,让这项保底政策切实兜住返贫底线。张永辉带来北京方式,用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传承好京蒙深厚情谊,展现好北京挂会干部精神风貌。
“90”后想发设法帮扶销售农副产品余万元
丰台区应急管理局“90”后挂职干部贾尧: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办好谋划对接两地事,利用京蒙协协作大舞台,为群众解难题。”这是来自于丰台区应急管理局“90”后挂职干部贾尧一年多来最大的体会。
走访脱贫户、下乡镇、谋项目、促对接、搞消费帮扶。从丰台区应急管理局到林西县乡村振兴局,来到林西已有多个日夜,贾尧的足迹遍布林西县乡镇、企业、帮扶户,把全部时间、精力和感情放在工作上,用真情和汗水架起了干部群众“连心桥”。挂职干部贾尧刚到内蒙林西县后工作在扶贫办任副主任,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部门整体重组为乡村振兴局,对农业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更艰巨的任务目标,新工作要有新思路,到岗后他积极发挥工作角色优势,走乡镇,去部门,牵头编制《林西县“十四五”期间京蒙协作专项》规划等系列文件,强化督促指导,狠抓工作落实,为林西县与丰台区两地沟通走深走实,擎画续写林西县与丰台区结对帮扶蓝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线上推介、线下对接等形式,对林西县各类农特产品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带领30余乡村振兴带头人到北京开展培训、学习、对接,对消费供给侧进行资源整合重塑,促进消费业态由线下主导向线下+线上齐头并进转变,两年通过订单式销售、云模式、新发地市场双创中心等各途径,销售林西农副产品达余万元,有效带动脱贫群众余人增收致富。
03:52让孩子们的歌声随心飞扬
丰台二小教师刘晓凡:
刘晓凡,丰台二小教师,年11月来到赤峰市林西县林西三小做挂职教师。
当谈到到林西挂职感受时,刘晓凡告诉记者,时光飞逝,13个月的支教生活即将接近尾声,从忐忑不安到从容不迫,一年的支教经历让我感慨万千。刚来到支教学校,我与校长沟通了解到,林西三小的课后服务还处于刚刚建立的阶段,我便把自己想建立社团的想法与裴校长交流,刚好我们的意见不谋而合,校长也有想把课后服务变成“特色社团”的想法。于是,在开学初,我们便成立了林西三小第一个合唱社团。
每周三次排练,两周的时间,我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合唱的魅力以及发声的秘诀,他们也让我惊喜万分,学会了循环呼吸,学会了轮唱、学会了简单的和声作品。同时,在平常的音乐课上,我惊喜的发现这些合唱团的孩子们在自己班内比之前更有集体意识了,课上能主动带领同学们识谱、演唱,真的有了小主人翁的意识。
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合唱团第一次全校亮相的样子,当我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笑容,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歌唱的声音,很希望时间就停留在那,因为我看到了闪闪发着光的每一个孩子!内心无比骄傲!支教工作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新篇章,真正走出来后,对于教育使命的理解、对于艺术教育的价值,让我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悟。踏上这片土地,我就已经将自己全部的真诚与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在即将结束的尾声里,我也会踏实做好每一件工作,不留遗憾更不负期望!
老党员以患者为中心
医院(医院)秦欢鑫:
年8月,医院(医院)的秦欢鑫收到了丰台区卫健委“京蒙援助”项目的号召。按照援助林西县人选要求,身为医院十年以上党龄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秦欢鑫医生成为了其中一员。而此时,秦欢鑫医生做为母亲,刚断母乳不久,有个2岁孩子嗷嗷待哺,但她毅然决然接下这个重任。
她所医院内分泌科,是一个预备成立的新科室,一切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琐事较多,秦欢鑫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投身到门诊,病房查房,值夜班工作中,同时有计划的对科室医护进行临床诊疗培训,医院人员紧张情况下,分担预检分诊等等工作,时刻做到随叫随到,不管任务大小,都是尽职尽责的完成,彰显着医务人员的仁爱之心,医院的好评和群众的赞扬。时长被点滴小事所感动
医院初级康复治疗师高珊:
高珊是医院初级康复治疗师,医院工作,主要负责康复科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和科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在临床康复中,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方面的患者治疗时,要结合当地居民实际情况,接诊过的大半患者都有饮酒和高油高盐饮食的习惯,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健康宣教,以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在为肌肉骨骼损伤方面患者康复的同时,要说明主动训练的重要性。
在这里,点滴的小事时长让她回味深长,带过的患者和本地员工,都会热情向她介绍当地的美食美景。期间,她见过了奔波于家中农牧工作和照顾住院母亲的孝子,也在日落后遇到了会用电动车带她回家保安师傅,还品尝了保安师傅从自家带来的杀猪菜。在林西的所见、所闻、所遇都令她感到温暖,她告诉记者也会尽自己所能为林西的康复事业发展努力奋斗。
来源《丰台时报》
记者原梓峰
实习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