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6-1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劳动经济学院的院领导和分团委的支持下,我系亓昕教授带领社工系研究生和本科生9名学生,前往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寄宿制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调研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此次支教调研活动中,我系师生不但为官地镇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还与官地镇寄宿制小学师生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和访谈,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通过此次支教调研,我系师生不仅加深了对内蒙古地区初等教育现状的认识,还与当地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支教调研,更加坚定了我系师生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初衷。下面是此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与学校老师合影
我系10名师生合影
一、认真准备、热情期待
去内蒙古赤峰市官地镇寄宿制小学做支教和调研,当亓昕老师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商定时,活动一开始便得到了我院分团委书记孙乐老师的大力支持。在进一步得到我院冯喜良院长支持时,亓昕老师便在我系学生群中进行了宣传。很快,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经过最后商定,17级社工硕士班的王骊媛、董江兰和15级社工班的李奇、贺芷涵、齐梓豪、鞠鹏浩、马梦彤、李庆雄、陈志文,9名同学成为本次支教调研团队的成员。
组队完成后,各自进行了分工。在离支教调研活动的前一个月时,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除了准备外出调研的各项事宜外,经过与官地镇小学老师的多次交流,各位即将支教的小老师们还领命了各项课程。同学们认真准备,既紧张又期待,在这一个月内反复讨论和修改,期望给官地镇的小朋友们带去丰富多彩的课程。
浩浩荡荡地出发
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6月6日晚上
火车:北京—赤峰
6月7日早上
去往官地的路上
6月7日下午
官地寄宿制小学老师们的欢迎仪式
6月8日
开展支教课程
6月9日
支教、与朋友们玩耍、座谈、问卷
6月10日
座谈、观看小朋友们的演出、告别
二、我们的支教和调研
(一)被热情以待的我们
年6月6日晚,我们一行人从北京站出发,登上了前往赤峰的火车。在摇晃的绿皮火车上,大家的情绪也格外高涨,团队中的很多人都彻夜未眠。
6月7日早6:00,我们抵达了赤峰火车站。在市里用过早餐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官地镇寄宿制学校。从赤峰到官地还需要多公里,在接下来的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困意袭来,大家都相继睡去,一睁眼已到了官地。
中午,官地镇寄宿制学校的老师们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并且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而在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我们享受到了当地学生们的“最高礼遇”。每一个见到我们的学生,都会把右手高高的举起,然后看着我们,一边行着可爱的少先队礼,一边大声喊:“老师好!”我们被热情的学生们所打动,以更加热情的笑容回应他们。
路上欢声笑语
吃过午饭,我们在镇上的小旅店经过简单的休整,重新回到学校。那时,学校的杜老师早已为我们这些“小老师”每人安排了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小助手。他们带着我们到第二天上课的班级与同学们见面确定班级,并调试阶梯教室的设备。在小助手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学校。与此同时,我们也与官小的老师几次更改课程安排,不仅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正常上课时间,还要考虑到每位被安排的同学体力是否足够。并且还需要调整有空闲时间的同学到正在上课的班级去照相。
旅店代言人小马
?小助手们
与老师核对日程安排
之后我们发现,学校还有一所多名学前儿童的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一共五个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也像学生一样住校,他们都是留守儿童,而且家离学校很远,家长也是10天接一次,过4天后再送回来。幼儿园院长恳请我们的学生也能抽出时间给幼儿班的孩子们上课。我们不好意思推托,约好在第二天上午一、二节先到幼儿上课,之后找时间再过来上课。敲定完各项事宜,简单寒暄,用过晚餐后,我们就回到了下榻的旅馆,为第二天的课程进行最后的准备。
教小朋友跳舞
(二)成为孩子们的小老师
6月8日早上,我们既紧张又期待地开始了我们准备好的课程。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认识我们,我们每个人给自己起了小小的“绰号”。“雄哥哥!熊姐姐!耗子哥哥!奇哥哥!芷涵姐姐!猴子哥哥!马姐姐!江江姐姐!”我们的绰号被孩子们高兴的叫着。
热情的小朋友
经过反复讨论商定的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授课人
课程名称
授课人
课程名称
王骊媛
动物之最
董江兰
趣味地理
手工花、填色画
李奇
我的大学生活
马梦彤
走进老北京
齐梓豪
橄榄球、街舞
陈志文
走进闽南
贺芷涵
走进海南
李庆雄
旅游地理
鞠鹏浩
游戏活动
李奇、鞠鹏浩、陈志文、贺芷涵
4-6年级儿童性教育和自我保护
齐梓豪、李庆雄
1-3年级性教育和自我保护
董江兰的“填色画和手工花”,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王骊媛的“动物之最”,足不出户,就可以让孩子们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有趣的动物。李奇的“我的大学生活”,通过介绍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满足了孩子们对于大学校园的期待和向往,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动力。马梦彤的“走进老北京”,则让远在赤峰的孩子们领略到了首都北京的传统文化魅力。
小老师们
齐梓豪的街舞、橄榄球课程,将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文体活动带给了他们。陈志文的“走进闽南”,则发挥了他的家乡优势,让孩子们感受南北方文化的差异。李庆雄的“旅游地理”,向孩子们分享了他在旅游中的奇闻轶事,将祖国大好河山的景色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贺芷涵的“走进海南”,通过教孩子们画椰子树,画海南地图,让孩子们体验了热带风情。鞠鹏浩的游戏活动,则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小老师与小朋友热情互动
最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便是“成长的秘密——儿童性教育课堂”了。我系大三的五位男生,在原有基础上,对这次课程进行了浓缩。将最实用、最有趣的性教育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教授给孩子们。在官地镇寄宿制学校教务处主任杜老师的安排,支教团队中的李奇、陈志文、鞠鹏浩、贺芷涵为4-6年级的学生带来了高年级版的性教育课程;李庆雄、齐梓豪则为1-3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低年级版的性教育课程。
性教育小课堂
(三)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6月9日我们继续开展支教课程。通过课堂上的接触,我们与学校的孩子们建立了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在与我们的互动交流中吐露心声、打开心结,把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全都告诉我们。没有课程安排时,支教团队的成员们也更喜欢与孩子们待在一起,了解孩子们平时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家庭情况等等。
走心的交流
孩子们的懂事、善良打动了支教团队的每一位同学。研一年级的王骊媛同学说:“课堂之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谈心,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和孩子们成为了知心的好朋友。”
董江兰同学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个跟我聊天几度落泪的姑娘。她家庭情况特殊,在学校也没有朋友。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她一个人缩在操场角落里玩石子,粉红的衣服格外显眼,让我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孤单的身影。我和她班上的同学委婉交谈,希望大家可以多给她一些帮助。在我走之前,收到她写给我的一封长长的信,信中说,江江姐姐,我能感觉到你的力量,谢谢你为我做的事情,班上的同学已经开始跟我说话了,我终于有朋友了。”
江江姐姐和熊姐姐
(四)官地老师们的大力支持
在支教课程结束后,我们还与官地镇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6月10日上午,在杜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去了不同的班级,听官小的老师们如何上课。我们的到来对老师们一定有所影响,但是老师们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各种工作。
语文课听到的是“推荐一本书”,孩子们上前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并说明推荐的原因,让我们感慨之余也不由有些惭愧。之后老师一一做了点评,我相信孩子们的优秀,更多的是因为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我们还听了英语课和数学课,虽然教学风格不同,但是都切实的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的热情,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完成我们的支教调研活动。因此,我们也非常感谢官小的校长和老师们,如果没有校领导们和老师们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展所长。
小朋友们开朗有活力
(五)调研内容的基本情况
除了支教外,我们还承担着调研的任务。本次调研主要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官地寄宿制小学的状况。问卷中主要是学生和家庭基本情况、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学校生活、自尊、性教育基本情况这几个维度进行了解。同时也访谈了老师和学生,了解校内生活、学生状况以及学校方面相关事宜等,让我们对官地寄宿制小学有了更为真实的认识。
官地镇缺少水资源,而官小是这片土地的绿洲。由于缺水,官地镇村民大部分在外打工,因此孩子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上10天,回家4天。虽然有老人们代为看管孩子,但是由于农忙,很少有精力照顾孙子孙女。所以,老师的责任除了教书更多的还需要育人,培养孩子讲规矩,懂礼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积极推动文化读书方面的教育,支持孩子多读书,与书本相伴。
沿途风景
(六)以节目作为最好的告别
6月10日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学生们为艺术节所准备的节目。一支支美妙的舞蹈,散发出孩子们的青春活力;一首首动听的歌曲,透露出孩子们洋溢的热情。最令人惊喜的是压轴节目——大型配乐诗朗诵。朗诵、歌曲、街舞,三位一体,在“动次打次”的架子鼓伴奏中,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一场盛大的节目演出,拉开了我们告别的序幕。尽管有诸多不舍,尽管难说再见,我们与孩子的分别却早已注定。泪水挂在了孩子们的脸上,孩子们紧紧的抱着我们,不愿让我们离去。
还记得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对我们说:“老师,我觉得你们一来,我们就可幸福了;你们一走,我们就变得孤独了……”
但愿人间多温暖,祈求世间少无奈。
孩子们为我们表演
三、支教和调研的感悟
亓昕老师
官地寄宿制小学在赤峰北边多公里处,距离县城有40多公里。林西的官地镇,是个缺少水资源的地方。但是,官地小学却是荒原上的绿洲,是这片乡村孩子们的依靠。因为缺水,官地镇所辖的个自然村的村民,基本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因此,很多孩子是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老人们还忙着种玉米种土豆,很少有精力照顾孙子女。官地小学是整个乡镇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乡镇所有留下的孩子都只能在这里上学。因此,官地小学留守儿童比例很高,近名学生全部寄宿,很多接送孩子的家长都是老人。从寄宿制学校的特征来看,官地小学的学生都可以视为留守儿童,因为他们每过十天才能回家一次,平时很少能与家人见面。
老师们每天都要花精力照顾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在官地小学慢慢养成。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所关心学生的不仅是学业,更还有身心的健康。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并且父母多长期打工,所以孩子们的成长问题更加需要老师们的重视,而老师们的付出也远多于城市学校的老师。学校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老师们的关爱和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让孩子们摆脱孤独和压抑最好的办法。我们发现每个教室最后都有一排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种图书供孩子们阅读,学校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奖品也是各种图书,低年级同学的奖品是绘本。学校还为孩子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足球、舞蹈、美术等,定期开展活动并有专门的老师辅导。同时在学生的管理上,会让高年级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管理低年级的学生。
官地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很高,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业务能力,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比如自治区的各种专业培训,校长都会派老师们去学习和观摩。教师们也有自己的读书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书籍都是学校购买,书目由老师们提供。让一线教师始终保持职业热情并不断开阔视野,这是学校办学的基本策略,官小已经连续数年获得县级质量监控前三名的好成绩。而且在作文比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和国画比赛中,都名列前茅。
李庆雄
来不及告别,真的是心中的一个遗憾。但是又不舍得看见你们不舍的情绪与难过的表情,所以这也算是最好的告别。希望你们能够茁壮成长,未来可期,我们等你。加油哦,小朋友们。也特别感谢学校老师们的招待。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在台上给小朋友们讲课,小朋友们的热情与活跃感染了我,让我一点也不紧张。你们给了我一个成长,相信雄哥哥的加入也会给你们一个成长。未来,一起加油!
王骊媛
此次支教之行,我收获了很多。第一次当老师,本来是忐忑的,但是见到孩子们热情的笑脸,忐忑变成了轻松。孩子们对我们的课程非常期待,孩子们的热情鼓励我在讲台上发挥的更好。我给孩子们展示了动物之最的课程,为孩子们介绍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动物,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
课堂之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谈心,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和孩子们成为了知心的好朋友。除此之外,我们为他们介绍了大学的生活,孩子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对我们非常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大家都很舍不得,孩子们抱着我们流泪,让我们非常心酸。内蒙的天很蓝,孩子们的笑脸很可爱,老师们非常真诚,这些都留在了我的心底,让我无比留恋我的支教生活。我觉得我们的支教活动非常有意义,教育的力量无比强大,心怀爱意的教育释放的将会是更多的力量!
陈志文
这几天,感触还是蛮多的。
在脑海里,支教应该都是挺辛苦的,所以在出发前已经做好了晒黑变瘦的准备。毕竟第一次去内蒙,心中还是很期待的,觉得下一秒可能就会有特别的事情会发生……这里主要想表达讲课时以及和孩子们接触的感受。
一、互相的成长。上学期小组开性教育活动讲课的时候我就很容易陷入紧张,然后说不出话…所以挺担心自己这次在台上怯场的,于我而言第一次面对三个班还是有挑战的。不过当站在台上时,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个个期待的目光,我就在心里想:不能怯场!一定要把这些自我保护内容以最好的方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尽快掌握。所以在这个过程我一直在给自己心理暗示,嗓门也就慢慢放开了,能够自信地面对他们。感谢这些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战胜了自己!
二、这些孩子们超乎我的想象。当我依次进入四个班向他们介绍“闽南文化”时,班级里那种积极活跃的气氛是我从没见过的。每当讲到一个景点或是知识点,他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举手问为什么,比如“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为什么会产生泥石流”,“土楼的窗户为什么那么小”等问题,或者异口同声的回答相关问题,让课堂的氛围变得特别欢脱、有趣。在学习“闽南语”环节,他们很快就能学会那首童谣“天黑黑,要下雨……”然后唱给我听,令我非常的开心。值得一提的是,虽他们身处偏远地区,不过他们的阅读量和英语还是特别棒的,自愧不如啊哈哈,感觉自己的小学白上了。总之,为他们以及他们的表现点赞!!
短暂的几天,让我有幸结识了这些可爱的小朋友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股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不甘平庸的力量,也看到了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祝福他们!希望能再次与他们相遇。谢谢官小的小朋友们!
董江兰
感恩遇见。
初见官小时,官小的天特别蓝,孩子们笑得特别灿烂。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的名字,也写下了我的小名,江江,而后的几天,总能听到稚嫩又满是活力的声音叫着江江姐姐。带着一年级的孩子们做了填色画,带着二年级的孩子们做了手工花,还给高年级的大朋友上了趣味地理课。那三天是充实又有趣的。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小可爱们常常处于失控状态,我站在讲台上讲解涂色要点,第一排的小姑娘突然站起来,双手捧着自己折千纸鹤,仰着头满是期待的看着我说,江江姐姐,这个送给你,我惊讶又心里一暖,相处不长,孩子们总是会送给我们一些小礼物,发卡,钥匙链,笔、手工作品,自己画的画,自己写的信,甚至一张好看的纸,都会成为他们送给我们的礼物,他们会毫不吝啬的把他们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送给我们,返程时,孩子们送我的礼物装满了一整个袋子,也装满了我的心。
印象深刻的,是个跟我聊天几度落泪的姑娘。家庭情况特殊,在学校也没有朋友,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她一个人缩在操场角落里玩石子,粉红的衣服格外显眼,让我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孤单的小身板。我和她班上的同学委婉交谈,希望大家可以多给她一帮助,在我走之前,收到她写给我的一封长长的信,信中说,江江姐姐,我能感觉到你的力量,谢谢你为我做的事情,班上的同学已经开始跟我说话了,我终于有朋友了。我不太明确她所说的力量是什么,但我很开心自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改变些什么。在想要做些什么之前,要先把自己装满,才能给予别人,当你充满爱与期待的时候,才能将这种力量赋予其他人吧。
短暂几天的旅程,让我觉得自己又满了一些,孩子们给予我的远远大于我所带给他们的。希望他们能保持纯真,记得年少说出梦想时信誓旦旦的模样,未来可期,我们等你。
齐梓豪
在赤峰市林西县官地寄宿制小学支教调研的这短短几天,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无论是这里的孩子们还是老师们,都是非常出色非常优秀的。我平时喜欢运动,擅长体育方面的知识,在这几天里我带着孩子们认识和学习了橄榄球和排球,这些是孩子们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与能量,每个人都十分开心十分努力的学习。我也学过一些的街舞知识,教给了一些喜欢街舞的小朋友几个简单的动作,他们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在第二天的表演上就用到了我给他们的舞步。
这几天下来,辛苦了很多人,也快乐了很多人。这里的孩子们天真无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这里的老师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尽职尽责。感谢官地小学对我们一行人的热情招待,也感谢同行的每个人相互陪伴和鼓励。最后希望官地小学的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做自己的英雄。
马梦彤
我们提前备课,与孩子们提前建立关系,就我而言,虽然不惧怕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全新的尝试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与此同时更是一种收获,就像我当时说的那样,我希望拥有和孩子们一样看世界的充满好奇的眼神,拥有和当地教师们一样那种为了孩子们负责的心,拥有和当地人一样待人亲和,对人真诚的品质,这次的活动给了我一次全新的体验,听了很多故事,希望自己从一而终,永葆这种对活动的热情。
李奇
这次支教调研的过程和结果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当我们一行人赶到官地寄宿制学校的时候,气派的教学楼、干净的校园环境就已经震撼到了我。这跟我原来预想的“乡村”小学完全不一样。
学校里的孩子们并没有像看“大熊猫”一样,用陌生、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这一行人,而是非常有礼貌、非常热情的跟我们每一个人打招呼。他们是接纳我们的,是发自内心欢迎我们的。在支教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外界额好奇、对知识的渴望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有十足的动力来为他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在与孩子们的沟通中,他们的话语透露出与他们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孩子们把我们当成了他们的好朋友,甚至使他们最信任的人。在支教的最后一天,有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觉得你们来了,我们就可幸福了,你们走了,我们就会孤独了。”
学校里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我们这次支教调研很大的帮助。校长、杜老师、南老师、王老师等等都为我们的课程安排、日常生活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也让我们更快的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这次我们的10人支教调研团队同样是这次赤峰之行的最大收获。我们看到了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的亓昕老师,她像一个幼儿园园长一样,不仅打点着我们日常起居,还得利用空余时间指导我们的“功课(支教与调研)”。还有两个学姐,王老大和江江姐姐。王老大就是幼儿园副圆长一样,各种照顾我们这些小辈儿(哈哈哈哈),江江姐姐跟小朋友们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哈哈哈哈)。剩下七个社工班本科生的“小伙子们”一如既往的优秀,无所畏惧。
鞠鹏浩
其实我从北京出发前,一直到官地上课前,都在紧张。我一直在想,我的课程会不会没有意思,我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游戏会不会不好玩。而我的这样那样的担心,都被孩子们的热情融化了。在课上,孩子们非常配合我,哪怕是我有的时候出了一些我自己都觉得尴尬的错误时,小朋友们表示不介意,并继续游戏下去,这让我感动的同时,也把游戏改的更好更有趣。不过,孩子们的热情有时候也“吃不消”,他们老喜欢追着我,还有排老长队要签名,课上有时候非常活跃,我都得喊着,这也让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辛苦。官地小学非常重视自主管理,由年级大的孩子带着年级小的孩子,这让我大开眼界,与北京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学习。同时,小学非常的重视读书,从各处的语录,小朋友们的读书之星,课上的读书分享,让我觉得这里的孩子阅读量非常大,并且书的种类也很广泛,这让我自己都有些惭愧,小时候还没有他们看的多。
虽然,孩子们看我时,都是一脸笑嘻嘻的,很热情,我相信这其中一定有学校教育的好的地方,但同时,我也觉得这也是和寄宿有关,孩子们接触的关爱还是太少,还需要更多的关爱。同时,孩子们也非常的懂事,懂礼貌,听他们说自己还会做菜,这样的懂事很让我心疼,而当他们在课上做游戏时,那种放开的,天性的欢乐,是我最喜欢也最想看到的。所以我给每个找我写留言的小朋友,留言写的都是,要天天开心,我真心的祝愿他们能够有个快乐的童年。
贺芷涵
感谢官地小学孩子们的天真和热情,到现在眨眨眼还是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那三天被簇拥着的快乐,左边胳膊五个右边胳膊五个腿上坐一个里里外外包三层的快乐。
感谢和蔼的校长、温柔的杜主任还有一群可爱的老师们~现在想起来最后一天大家九点半返回旅店,老师们在校门口打着车大灯为我们照明的场景时还是想哭到不行。
最后感谢亓昕老师、李英飞老师和我的队友们。感谢亓老师分享养小鸡的可爱故事,感谢亓老师的各种关心和经验指导,也期待飞哥即将要请大家喝的茶(笑)~老大和李哥辛苦啦~江江学姐、大熊、马奶奶、志文、鞠鞠、猴哥辛苦啦~感谢各位在这三天里给我带来的各种欢乐和感动。
爱所有人!!!!(抹眼泪
四、记录有趣与难忘的瞬间
每日早起去上课
傍晚回旅店休息
被小朋友们簇拥与崇拜
小朋友送出自己珍贵的礼物
1
2
3
4
5
6
与老师拍证件照
可爱的小老师们
你拍我我拍你
亓老师与官地小学老师合影
可爱的亓老师
我们是最棒的团队!
作者:李奇鞠鹏浩任九荧
图片:支教团10名成员
编辑:李庆雄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