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林西县正紧锣密鼓、蹄急步稳迈入复工复产正轨。街道上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匆忙的行人带着口罩奔走在上下班的路上,工厂已经开工,农民开始备耕,各大中小学生吹响停课不停学的“集结号”,一片欣欣向荣新景象。
企业车间“轰轰响”走进林西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中,工人们统一着装,戴着口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一颗颗打着特色生产码的生鸡蛋被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厂区消毒、多次测温、分餐就餐.......林西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名员工已经适应了这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的工作节奏。
该公司作为林西县金鸡产业扶贫项目,通过两年多的运营,惠及全县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今年公司预计养殖蛋鸡万羽,其中雏鸡60万羽,年产鸡蛋5.5亿枚,日前,没有收到疫情影响,日产鸡蛋达万枚,全部计划按部就班如期进行,”林西县德青源金鸡扶贫项目负责人武利介绍说,“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关之年,德青源金鸡扶贫项目作为林西县脱贫攻坚建设项目的‘排头兵’,将继续不遗余力的‘发光发热’。”
幸福暖棚果飘香走进林西县大营子乡幸福村的设施农业暖棚内,长势喜人的油桃、密密麻麻的大红袍李子、红彤彤的大樱桃全都挂满枝头,远远的就可以闻到沁人心脾的浓浓果香。工人们做完体温测量和消毒工作后,戴着口罩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我现在每天都来上班,虽然有疫情,但一点没有耽误,去年在这里务工挣了近4万元。我相信疫情马上会过去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工人朱凤海对今年的收入充满了新期待。
林西县通过整合三道村、三到户项目资金,在大营子乡幸福村投资万元,建立栋设施农业暖棚,将暖棚租赁给承包商,租金分配给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收益近0元。同时,鼓励企业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暖棚务工,贫困户可获得每天元的收入。
该县探索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冷棚、暖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让农民从“靠天吃饭”走向“靠棚致富”。目前,林西县共有个设施农业暖棚,一场疫情,没有改变季节更替下大棚内农民耕作的脚步,他们用辛劳和汗水,演绎出硕果丰盛的好春色。
个体店里老板忙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的风俗。当天,林西县知名理发店内的预约顾客一拨接着一拨。“开业到现在一刻也没闲着,预约的基本都是老顾客,理发的人头一天就开始打电话或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