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牢固树立“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教”的扶贫理念,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斩断贫困链条和富民强县的根本途径,通过持续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机制,着力增强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引导贫困家庭成员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女掌握知识技能,带动全家致富脱贫。
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保障工作落实。县教科局多次召开局党委会研究部署教育脱贫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办公室。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把精准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组织,做到校长亲自抓,确保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的完成。并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为重点,制定了《林西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教育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协调推进。在此基础上,由自治区脱贫攻坚督导组牵头,相继组织实施了3次教育脱贫专项督查,全面梳理发现问题,全程跟踪督办整改,为顺利实施教育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健全均衡发展机制办好一流教育。按照“县办中学、乡镇办小学”的思路和原则,在全区率先实现教育布局大调整,共撤并初中16所,小学58所,教学点50个,全县中小学校由所调整到21所。-年,投资1.6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程,新改扩建19所农村学校,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成标准中心校。通过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初中工程、高中资源扩充等教育项目,筹集建设资金万元,优先支持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健全控辍保学机制确保起点公平。把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实施教育扶贫的基础工程,采取多项务实举措保障全县建档立卡户适龄子女全部完成学业。该县按照“依法控辍、管理控辍、德育控辍、课改控辍、环境控辍、关爱控辍、扶贫控辍”的总体思路,建立了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登记建档、控辍保学“双线”及辍学学生劝返、登记、书面报告、动态监测等多项制度,全县各层级控辍保学责任全面夯实。教育系统内部将控辍保学纳入教育督导巡察和教学常规检查范畴,每学期都会深入各校开展全覆盖专项督查。该县年全县义务教育段学生入学率%,无一名学生辍学。
健全助学帮扶机制确保学业有成。在摸清底子、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将全县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各学段贫困学生信息库,同步展开了全覆盖、大规模资助帮扶工作。同时,全面开展普通高中、中职、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阶段资助,以及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工作,建立健全了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共资助贫困学生人,发放资金.5万元。其中,幼儿园资助人,发放资金17万元;中小学资助人,发放资金万元;高中资助人,发放资金万元;中职资助人,发放资金.5万元;大学资助人,发放资金万元。
健全职业教育机制助推脱贫致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效整合全县职业高中教育资源,开办一批特色优势专业,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学生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牢固树立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建立稳定的区内外就业网络。多年来,林西县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定单式”培养的比例已占职业教育学生40%以上,每年短期班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人以上,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了人,向对口企业输送了多人。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健全特殊关爱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教育扶贫的重点内容,着力建设留守儿童教育管护、代理家长、志愿服务和专家团队四支队伍,建立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妥善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彻底消除了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年该县在巩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开展了残疾儿童、困境儿童等教育关爱办法,认真落实各类救助政策,再次彰显了留守儿童管护机制在助推脱贫攻坚上的治本效应。(杨晓娟)
编辑:刁建伟姚丽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