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县开出致富良方蔬入乡村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老靳,这批西红柿卖得咋样?”“张书记,现在是一批比一批卖得好呀,这批还是送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每斤比在本地市场多卖三毛钱呢。”天刚蒙蒙亮,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的禾旺扶贫产业园区,菜农靳国辉已经穿好工作服,拿上工具,走进大棚,熟练地采摘着西红柿。采摘完后,他又赶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分拣包装。上午十点多,新鲜的西红柿装上冷链车,运往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层层分销,第二天一早便可登上北京的菜市场或各大商超,实现24小时从田间到餐桌。“利用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扶贫摊位,我们的西红柿可以直接运往市场,省去了中间环节。从年初到现在,整个园区已经向外输送四百多万斤西红柿,每卖一车西红柿,纯收入在元至元之间。”看着一箱箱红彤彤的西红柿被装车,靳国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营子乡的蔬菜产业按照特色化发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思路加快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以设施农业与露天蔬菜同步发展的模式,努力打造区域化品牌建设、形成集约化生产的发展格局。精心打造的禾旺扶贫产业园是大营子乡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建设禾旺扶贫产业园之前,我们村都是种露天蔬菜,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减产。为了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困境,我们采取村民自筹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了禾旺扶贫产业园,园区有高标准温室暖棚栋、冷棚栋。这些大棚已全部投入使用,种植的品种也很多样,有西红柿、辣椒、豆角、西葫芦等等,平均每个暖棚年收入在两万元以上,冷棚也有一万多元。”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张兵说。禾旺扶贫产业园的兴起,不仅给菜农、种植大户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为村民们增加了一份稳定的务工收入,村民李永芝就是受益者之一。“产业园建在了村子里,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我在这里边学边干三个多月了,挣了一万多。掌握种植技术后,我打算自己也承包两个棚,收入还能增加,日子会越来越好。”村民李永芝一边采摘西红柿一边笑着说。“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推广菜农能掌握用得上的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发展规模化经营,创造特色产业品牌,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向优势产业振兴转变,促进全乡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营子乡党委书记鲍艳利介绍。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开出了一剂“良方”,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益的菜农越来越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村民们用勤劳和汗水,在田间地头演绎着增收致富的喜人美景。(记者宫立灵通讯员李清源杨玉婷)本文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xw/179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