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4日电(李爱平杨玉婷赵晓彤)从赤峰市林西县县城出发,沿县道线一路向北,道路两侧挺拔的白杨树已萌发出稚嫩的绿意,车行一个小时,林草风貌,屋舍俨然的地方就是五十家子镇老房身村。整洁的乡道串联起田园与农房,幼儿园小朋友们银铃般的笑声随风入耳,广场上坐着悠然自得的老人。“我们村的基础设施是全镇数一数二的,柏油路、幼儿园、卫生院、文化广场一应俱全,和以前一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房身村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人金玉臣骄傲地说。随着金玉臣老人的讲述,将老房身村的记忆拉回了年以前。该村位于农牧结合带,多山地不利于农业发展,村民多以养羊为生,收入非常不稳定,生态问题严重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老房身村变成了空心村。年,精准扶贫的“甘霖”普降老房身村,激发了群众改变穷困的斗志,特别是缪云秋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用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儿,“一碗水必须端平”心劲儿,推行“减羊增牛”和舍饲圈养的政策,让这个“后进村”悄然蝶变。“藏牛于户,因牛而富”是老房身村的致富法宝。年,五十家子镇采用“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的模式成立肉牛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提供品种改良、饲养技术培训、防疫灭病、销售渠道推荐、草饲购买等服务,协会“根据地”选在老房身村,为村里的养殖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加入协会后,购买一吨草料能便宜块左右,协会还会根据农户的经济条件和个性化要求,帮助购销肉牛,而且全程不收费用。”老房身村肉牛养殖大户褚凤龙介绍。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像褚凤龙一样的年轻人返乡,目前,老房身村常住人口户人,肉牛存栏量达余头,养殖户年均增收两万多元。而且,随着山羊的“产业兴旺是基础,全面振兴才是咱们乡村发展的目标,我们不能光是口袋有钱,小院窗明几净,街巷干净整洁,我们要举全村之力,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党支部书记缪云秋在村民代表、网格员大会上说。年,老房身村以网格化治理为有效抓手,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村庄“颜值”,坚持“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三位一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管理模式,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定岗、定责、定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在全村开展“增绿添景”行动,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院内屋外栽种绿植花卉。“咱们网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