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西施故里二期开发项目、五泄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两个项目,成功申报年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资金,共计万元,将为诗路文化项目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西施故里
省发改委明确
诸暨进入“浙东唐诗之路”规划
去年8月,省发改委明确诸暨进入“浙东唐诗之路”规划。据了解,“浙东唐诗之路”年经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多次论证命名,成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
挖掘提炼诗路文化
打造古越风情精华地
我市紧紧抓住“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契机,落实“三项工程”,充分挖掘诗路文化,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力将诗路文化带诸暨段打造成为“古越风情精华地,诗路沿线璀璨明珠”,吟唱诸暨的“诗和远方”。
五泄
我市启动诗路文化挖掘提炼工程,在全域开展诗路遗产调查,挖掘提炼原始诗路文化,梳理出诗画、佛道、名人三大文化内涵,发掘佛教曹洞宗发祥地五泄山等一批佛道文化资源,出土北宋舍利瓶等国家一级文物,累计收集涉诸唐诗余首、西施有关诗文余首,整理“诸暨三贤”诗文余首、画作余幅。诸暨三贤
融合开发诗路产业
打造有诸暨特色的文化产品
接下来,我市启动诗路产业融合开发工程,围绕唐诗等文化元素推出“服务型制造”“沉浸式体验”,打造一批“诗路+”系列产品:如借力传统产业,开发“诗路明珠与珍珠”“穿诗路袜、走唐诗路”等文创产品,创成天使之泪、东方缘针织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农业生态资源,推出“西施十美”产品,创成诗路沿线3A景区村28个,带活带热乡村旅游;发挥诗路沿线非遗文化优势,打造越红博物馆、西路乱弹等研学游实践基地。
大唐袜业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修缮保护诗路设施
建设“诗路慢游”体系
立足“微改造、精提升”,我市实施诗路设施修缮保护工程。对古道古镇古村等开展改造提升,推进五泄十四都藏绿古建群、周敦颐“莲文化”展示等古建古村“活化”行动,建设“诗路慢游”体系,目前已恢复建成香榧森林古道、秦皇古道等登山游步道53条约公里。
秦皇古道(信息来源:诸暨发布)
-END-
诸暨楼市网
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