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林西大小事”免费加入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林西县积极克服资源匮乏等不利条件,坚持通过四措联保、五式联推、六机联动促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51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四措联保”促推进高效
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定期听取进展情况和开展督查指导。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各乡镇实绩考核、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化管理考评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队伍保障。着力提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两支队伍发展集体经济能力,举办县级层面培训班6期,培训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及基层党务干部余人次;组织乡镇层面根据发展需要,开展肉牛养殖、中草药种植等专业性技能培训30余期,培训村干部余人次。资金保障。县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万元,实施集体经济项目19个,配套上级项目资金实施集体经济项目3个。多方整合发改、农牧、林草等相关部门各类项目资金向村级倾斜,专项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度保障。先后制定《林西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林西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运行机制》及《关于培育孵化集体经济经营实体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构建起了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有力的制度机制体系。
02
“五式联推”促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式。以融合党建一体推进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实现土地、资金、项目等资源整合,带动集体经济实现增收。十二吐达康产业园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牵头组建达康产业园联合社,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及交易市场进行托管运营,形成收益在合作社进行二次分配,实现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全乡7个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资源盘活式。鼓励村集体流转农民土地或利用集体耕地、林地、荒山、草场、村庄整治结余土地以及其它可利用的集体所有资源,通过反租倒包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如新林镇八一村、十二吐乡十二吐村等,通过盘活集体荒山、闲置校舍增加集体收益,取得了较好效果;大营子乡东荒村依托村集体养殖圈舍发展东荒民福养殖合作社养殖肉牛头,村集体以圈舍入股,年分红1万元。产业发展式。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如官地镇创新实施“党建引领+集体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打造水产养殖、禽畜养殖、蔬菜种植、林果种植、综合服务等5类集体经济产业,实现全镇10个村年集体增收余万元。飞地联动式。针对位置偏远或资源匮乏、就地发展困难的村,采取“飞地经济”抱团发展模式,整合专项扶持资金、涉农资金或争取金融贷款等,通过兴建或购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商铺店面出租、出售等方式获取收益。如官地镇新民村与王家沟村跨村联建,利用两个村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万元,在王家沟村建设生猪养殖场1处,预计每年每村集体增收可达10万元以上;统部镇统部村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投资80万元购买统部村统领小区1号楼三楼㎡用于商务出租,年集体增收租金8万元。政策带动式。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契机,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实施集体经济项目。将“三到”资金、以奖代补、财政扶持等各类可产生效益项目资金1.02亿元,所形成资产全部划归村集体,年产生收益.7万元。同时,结合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全面承接好德青源金鸡扶贫项目,为个村每村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
03
“六机联动”促落地见效
引进支持机制。整合财政、农牧、林草、水利、扶贫、发改等部门,因地制宜对涉农涉牧项目进行归口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资金,打捆整合使用,形成项目引进发展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共争取、整合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京蒙协作、易地扶贫搬迁补短板、经济林建设等农牧产业项目34个、资金万元,全部交由村集体实施,形成资产和收益全部补贴村集体。申报审核机制。各乡镇根据实际,每年年初提出集体经济项目需求意向,经县农牧局汇总,提交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截至目前,共建立项目方案33份,整合村级项目建设综合园区、联合经营实体7处。联合踏查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财政、农牧、扶贫、自然资源、林草、水利、工科等部门组成联合踏查组,从各部门专业角度,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合理判断,分部门出具踏查意见,交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综合会商,为集体经济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前期保障。截至目前,共出具踏查意见余件、提出改进建议32份。综合会商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会商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等相关事宜,形成任务清单,各成员单位根据清单内容认领各自任务,抓好贯彻落实。截至目前,围绕集体经济项目立项选址、三通一平、综合收益、风险评估等事项召开综合会商会议3次、疏通堵点6处、解决难题17件。督查推进机制。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审批、建设、使用过程中,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需要结组督查,就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开展专题促推。截至6月30日,23个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均已开始前期工作,为如期建成、达产达效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结验收机制。项目建成后,各乡镇在第一时间申报验收,按规定程序验收通过后,由县财政部门将项目工程款按相关程序予以拨付。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基本经验、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进行认真总结,为更好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来源:赤峰玉龙先锋
在右下角点“在看”
扩散给更多人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