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淅淅沥沥,让弋阳如同烟雨江南。今天是我们弋阳之行的第五天,我们主要活动是爬龟峰。在这之前,我们在弋阳二中路校长和德育处刘主任等的引导下走访了当地几个贫困家庭。
伴随着夏雨,我们乘上车从弋阳二中出发。车停在了一条小巷边上,我们下了车,跟随着老师,来到第一户家庭。
停下脚步,看到一栋不错的二层房,心中不禁浮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真是一家需要帮助的家庭吗?"听了老师的介绍之后,我为自己的单纯思维而羞愧。原来该家庭中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并且家在乡下住的很远。为了子女学习,来到这儿租了一间房子,家庭收入全靠母亲一个人,为了负担起子女的学习费用,那位伟大而又辛苦的母亲起早贪黑的去工作,下班了还要去摆摊子,只为了子女能继续学业。不禁令我想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而那位女同学,虽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之中,蕴含着无穷自信与热情,与我们随行的同学热情的交流。一言一语之中,蕴含着对未来无限美好期待,仿佛可以看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方天地的雄心壮志!
交谈了一会儿,那位母亲热情地给我们切了西瓜,十分细心的款待我们,让我们倍感亲切。后来我校带队老师拿出学校慰问品——苏州蚕丝被赠送给她们。希望这被子能给予她们温暖。也有我校同学也拿出自己细心挑选的一本印着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的本子,希望他们能像雄鹰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在这片美丽的河山之上,一展宏图,一鸣惊人!
告别了他们,我们继续去往下一户家庭。我们虽然开了小轿车,但在这条泥泞狭窄的道路上前行依旧十分费劲,剩下的一些用石子铺成的黄泥路只能步行。我们访问的是一个高三男生的家,已进入大门就看到了墙上贴满了红色的奖状,不难看出他的成绩十分优异。
我们和走访家庭的成员围着桌子坐下来,在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位男生的父亲在4年前发生了意外不幸去世。听到这里时我们的气氛安静了下来,几个同学的眼眶也有些泛红,很难想象如果是我们经历了这些是否能做到像他一样,承受这一切而成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就有希望!
雨打在车上,淅淅沥沥,也打在我们的心头之上,思绪万千。
接下来是去爬龟峰,龟峰是"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风景优美,奇岚如画,聚奇、秀、险为一体。
带足中午的口粮,背着水,我们开始爬山了。
弋阳的同学总是冲在前面,相比较而言,苏州的同学就稍稍落在了后一点,但是在弋阳小伙伴的帮助与鼓励下,还是登上了顶峰。
站在山顶,眺望远处的山脉,山势绵延不断,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的绿色铺满大山。这里属于著名的丹霞地貌,奇山怪石层出不穷。迎客龟,小熊吃蜂蜜,老鹰戏小鸡等都是这边著名的景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龟峰不像苏州的山一样平缓,有些地方比较陡峭,刚出玻璃栈道之后的一段路,几乎呈现成九十度,台阶一步踩下去只能放下小半个脚掌。即使不恐高,面对这样的陡峭还是有些恐惧的。下山的时候周围的风景却是绝佳的,山色空濛,偶有落雨,云烟中的翠竹与流水相映成趣,水光潋滟,流水的哗哗声与大家踏过石板的啪啪足音交错又是另外一种享受了。
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犹如一幅山水画,我们觉得自己也陶醉于这幅画中,流连忘返。
爬完龟峰与小伙伴回家休息了片刻后,大家前往文化宫听一位弋阳腔的老前辈——林西怀老师讲解弋阳腔。
林老师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绘声绘色的演讲使我们对弋阳腔的了解更加深入。
她告诉我们所谓"南昆北弋",其中的"昆"是昆山腔,"弋"就是弋阳腔。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以弋阳腔又称作是高腔。弋阳腔"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对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它延绵至今,虽有兴衰,但始终不绝。从明清时候的鼎盛到新中国初期的无人问津,再到后来文革的大肆破坏,到现在的重新复苏,弋阳腔能够保留下来完全是靠着老艺人们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就如同方志敏的革命精神一样坚韧勇敢,无论何种困境都坚持着自己的初心,永不放弃,鼎力前行。
最后我们学唱了弋阳腔,以李白《静夜思》为词来改唱。老师一人领,我们众人跟着唱,感受文化碰撞的火花。不同于苏州清丽婉转,舒缓细腻的昆山腔,明快粗犷的弋阳腔充分展示了江西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不同于古诗诵读的孤寂凄凉,清新朴素,弋阳腔的明快唱调反而使它更加中正典雅,温柔敦厚。
中国文化,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今日浴火重生。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戏曲是一种口口相传的艺术,一旦消失,就真的消失了。昆曲与弋阳腔本就是一家,作为苏弋两地学子,我们应当做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何昊、蒋依婧、李霁柯
指导老师:兰莉娜
审核:李勇军、陈蓉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