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土楼五珍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在土楼的大家族里,每一座土楼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土楼不仅在客家地区存在,在闽南沿海的漳浦县也分布众多。漳浦土楼以建筑年代早、建筑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而在闽南土楼中独树一帜。   据相关资料记载,历史上漳浦曾建有土楼堡多座,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依然存有近80座。一座座年代久远、形态各异的土楼,向世人们展现了漳浦先民抵御贼寇、聚族而居、薪火相传的营造理念。 有纪年最早的土楼——一德楼

一德楼位于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乌潭埔自然村,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为当地吴氏族人所建,是目前已知有纪年年代最早的土楼。“一德楼”楼匾,上镌刻楼名“一德楼”三个大字,上款“嘉靖戊午年“下款”季冬吉日立”。

一德楼的主体建筑为方形楼,平面长27米,宽26米,原为三层共35间房,现仅残存楼墙,外墙底部为两层条石叠砌,条石上为三合土(砂土、红糖、糯米浆)夯筑,墙底厚1.3米,向上墙内外同步收缩,二层墙厚1.0米,三层墙厚0.82米。土楼一层无窗,二、三层设有狭长小窗,土楼中间为公用的大埕。

  一德楼大门十分厚重,备有护门横木,石门框顶埋二道斜陶管,通门框缝隙,二楼可于注水用来防范火攻。原楼外侧10米处筑有环楼,形成外圆内方的平面格局。墙外原设有护城河(今废)环楼一周,全楼防御功能完善。

皇族后裔聚居地——赵家堡完璧楼

赵家堡位于漳浦县畲乡湖西硕高山下,为宋代赵氏皇族后裔于明二十八年()仿照北宋故都汴京城的布局建造而成,整座古城仍保存着宋城的风貌。

赵家堡为城池建筑形式,堡内设两道城墙,城中主体建筑完璧楼为土楼建筑,体现了当时防倭防寇的建筑特色。璧楼为三层四合式方楼,楼高20米,占地多平方米,每层16间,共48间。楼门上额匾镌刻“完璧楼”三字,取意“完璧归赵”。完璧楼及其环护有土堡俗称“内城”。    平台名将府第——日接楼

蓝廷珍府第位于漳浦县湖西乡的顶坛村新城自然村。为清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于康熙末年修建,至雍正五年()才落成的城堡式府第。

蓝廷珍府第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建筑坐西向东,布局严谨。建筑沿着中轴线依次有门厅、正堂、后堂、主楼等,后厢,与左、右厢为护厝,与正堂、后堂、过水廊相连,构成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格局。主楼日接楼为土楼建筑,楼匾“日接楼”三字由蓝庭珍亲笔题写。 蓝廷珍(—),字荆璞,漳浦湖西人,官至南粤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等。清康熙六十年(),出师台湾征战朱一贵起义。台湾叛乱平定后,蓝廷珍奉命留台,署理提督职务,在当时台湾的治理和建设上颇有功绩。卒后赠太子少保,谥襄毅,世袭轻车都尉。 风车辇楼——永清堡

永清堡位于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下楼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嘉庆皇帝的老师大学士蔡新所建。楼分两环,内楼楼体四角各突出一弧形的角楼,平面成“卍”字形,内楼为两层,大门朝东,门匾镌刻“永清堡”三字,落款“乾隆己丑年腊月谷旦建”。外环距内楼约20米,周长米、高4米,现已部分坍塌。永清堡从平面看类似风车。故当地人称为“风车辇楼”。

楼主蔡新(-),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漳浦下布(今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官至翰林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房翰林院侍讲、内廷总师傅、历吏、礼、兵、刑、工等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蔡新还曾担任《四库全书》总裁并著有《缉斋诗文集》传世。他一生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深受人们的敬仰。 

 官帽式土楼——锦江楼

锦江楼位于漳浦县深土镇锦东行政村锦江自然村,为内高外低三圈内通廊式圆形土楼,清乾隆五十六年()林升泽始建,嘉庆八年()其妻李灿续建中圈,后来其后裔再续建外圈。 锦江楼为三圈内通廊式土楼。正门朝西南。内圈直径25米,高三层,内墙厚均为0.5米,一层外墙石构,以上为三合土版筑隔为12间,正北间作为祖堂;二楼木结构内向通廊,三楼全圈无隔间,主楼四层,可通三层楼顶,楼顶双坡顶,外墙高于屋顶,整个建筑外观内高外低,呈官帽式形状,因而人们又称为官帽楼。

锦江楼内门楼匾镌刻“锦江楼”,落款书“乾隆辛亥年端月谷旦建”。外楼门匾镌“安澜著庆”及“嘉庆癸亥年端月谷旦置”。楼前为大埕,埕前设有戏台和风水池。

作者简介林南中,笔名南风,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好山好水》欢迎投稿

《好山好水》主要收发原创的“记录”。

建议多记录未被开发利用的景点和鲜为人知的美丽乡村,配图要适当,做到图文并茂。

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百字内)及照片(横拍)。

投稿信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ly/124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