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同学为母校开滦一

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先生,是我的高中同窗。他英年早逝,离开我们已经许多年了,我们同是届开滦中学高中毕业生。

今天我们的母校已经改名为开滦一中,它的原址在唐山马家沟矿区,一处美丽的所在。年那场举世罕见的大地震,将母校夷为平地。如今,她迁址到美丽的凤凰山麓,母校有了新的发展。

年春天,我们这届同学30多人,齐聚母校。首先,在新建的广厚园,缅怀张广厚同学。之后,我写了四言小诗“忆广厚”,明知自己水平不行,韵律不严格,但还是写了。

广厚园中忆广厚,

一代同窗叙当年。

劝君奏罢前朝曲,

惟望后学胜先贤。

张广厚同学个子高且瘦,白皙的面孔,高而宽的前额,眼睛大而有神,目光敏锐,给人的印象是智慧、嫌和、自信。他的座位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东南角,离我的座位比较近,仅隔一排。他是数学天才,又是个安静的人,不喜欢张扬,整天在那个角落里,拉计算尺,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做数学或物理题。同学们喜欢同他讨教或讨论数理方面的问题,他总是会说:“你的思路是对的,是这道题的另一种解法”。倘若你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会耐心地给你讲透彻讲明白。

中学时期,就显示出他是一个有见地的人,是一个磊落中肯的人,哪怕是与众不同,哪怕是与“主持”人的想法有出入,他也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很有人情味,很重感情,即使在成名之后,也不盛气凌人。我有深切的感受,并且非常佩服和敬仰的。

胡适先生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他做到了这一点。有一个被先辈数学家研究,却被数学界长期否定的难题,张广厚重新千万次地论证,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做出科学论证。他敢于挑战前人,这是成就大学问家,必须具备的品格。

当年,高考发榜以后,他从古冶林西矿,乘近一个小时的火车到唐山。我们相见十分高兴,他接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录取通知,我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虽然我是高考前两周,才由母校推荐并修改报考志愿的,还是考取了这所国防工业大学。一直以来我盼望成为一个医生,本来是报考医学专业的。那时候,理工是一类考生,农医是二类考生,考试科目不同。当时,两个年轻人都很兴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这一别竟然20多年,再相见的时候,广厚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大数学家,是张杨定理(杨张定理)的发明人。

大概是在70年代末期,他已经是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已经成名成家。他来到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找我。那时候,通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费了一番功夫才得以相见。他告诉我,不久要在《中国科学》发表他的一篇重要的文章。过一段时间,还要去北欧讲学。我告诉他为什么转学医,也介绍了我六十年代读研究生,攻读组织化学,以及这门学科的研究特点等。这一次相见,是他到天津来讲学,利用间隙见了一面。令我没想到的,这次竟是诀别。

年春天,由于家庭的变故,我申请调到华北煤炭医学院。也就是刚到新单位才两三天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陌生人来找我,来人自我介绍是张广厚的弟弟,我想他找到我也不容易。他介绍说哥哥医院,得了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由名中医治疗。此时广厚己任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科协主席是钱三强),医院给的条件,非常之好。我向他讲了实话,这个病预后非常差,肯切地建议,医院治疗,尚可多支持一段时间。果然,年传来了他辞世的消息。胡允凯代表大家参加了张广厚的追悼会。我们这届同学的杰出代表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就这样的去了。

张广厚同学,出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位教师。他曾告诉我,他的外婆家是一个富裕的农家。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中,母亲做教师,是罕见的。据说,广厚的弟弟,也是数学教授,如今在澳大利亚定居。广厚育有两个女児,其中一个去了美国。还有,广厚早逝这件事,始终隐瞒着老太太。

应该说,当时的开滦中学师资队伍强大,教我们的高中老师,属于老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治学、传道、授业,他们的谈吐、举止、气度,他们温良恭俭让,堪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切深深地影响我们这一代学生,也成就了我们开滦中学的一代辉煌。

我们前后届的同学,不乏优秀者。仅以我们这一届为例,两个班考入北大、清华有四名同学。此外还有推荐考入军事院校、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等高校,更有考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的同学。更为可贵的是,张广厚同学从母校走到北京大学,走到中科院数学所,再走向世界,成为著名数学家。

怀念先师,怀念广厚。

怀念就读母校的日日夜夜……

孙树勋二O一七年秋

孙树勋

56届开一校友原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开一凤文化:和美仁爱俊雅超卓

编辑团队:张增凯李辉高树立谷玥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挂什么科
沈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zx.com/lxxjd/51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