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之隔,两种风景。山这面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因地因时打造的野果产业让这里山林葱郁、野果飘香、增收显著,山那边海棠湖村固守传统农业带来的微薄收入让群众生活一度陷入困顿。近年来,随着七合堂村野果的声名远播,该村村民的收入也与日俱增,达到了人均年收入1.5万元。相同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然而隔山相望的海棠湖村村民却因水资源匮乏带来的农作物连年减产使生活困顿不堪。
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何况一村?如何让海棠湖村的村民像七合堂村村民一样,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丰厚回报,新城子镇党委在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中找到了突破口。
着眼于打造野果产业链,新城子镇联合七合堂村、海棠湖村、小城子村、大金沟村和十二吐乡的枕头沟村,融合各村帮扶单位、野果加工企业和相关涉农部门等22个党组织成立了九佛山野果富民联合党委。重点从野果种植、政策和技术支持、仓储物流、产品营销等方面建立互需清单,灵活采取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观摩交流等多种方式,共同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该联合党委下面五个成员村的经济林面积已近4万亩,辐射带动受益人口达余人。像这样的非建制性联合党委,在林西县共有44个,覆盖全县余个基层党组织、1万余名党员。
而这,正得益于林西县从组织设置方式创新入手,探索总结出的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新模式,也由此走出了一条融合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林西县根据实际需要,积极进行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按照“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党建引领、发展共赢”的原则,将党建工作作为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以“党建链”引领带动“产业链”、“工作链”和“服务链”。其中围绕脱贫攻坚建立脱贫攻坚联合党委9个,围绕特色产业组建联合党委15个,围绕社区服务、企业服务和行业共建组建联合党委20个。一个个联合党委就像一个个大家庭,将不同类型的党组织紧紧地联在一起,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同心协力破解脱贫难题,先后解决问题余个,有力助推了脱贫事业向前发展。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林西县脱贫摘帽后,并没有丝毫松劲,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指示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发展壮大产业,强化考核问责。并顺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紧锣密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总结推广“1+4+5”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金+低保”双兜底、孝扶共助等典型经验做法,集中力量和资源向剩余贫困人口发力,切实提升脱贫成效,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
(孟静航)
编辑:刁建伟姚丽丽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