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2/5481230.html原标题:林西镇:庭院“小”经济做活富民“大”文章雨后初晴,走进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常胜村赵连义家,一缕缕泥土的清香夹杂着蔬菜的芬芳扑面而来,翠绿的南瓜秧爬满了院墙。东侧的园子里,绿的、黄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偶尔几个熟透了的,红中透粉,让人垂涎欲滴。女主人张秀兰笑盈盈地把玉米往西侧的园子里一撒,叽叽喳喳的小鸡争先恐后地跑上前抢食了。“院子里养鸡,房前屋后种南瓜,菜园里还有各种应季蔬菜。这庭院经济不但美化了我的小院,还有不少收入,真是一举两得。”张秀兰乐呵呵地说。林西镇是林西县典型的近郊区,辖8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总面积平方公里。由于耕地少,传统种植收入不高,规模养殖成本大,全镇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或直接在城镇周边务工,留守在家的农民平均年龄已超过57周岁。怎样才能带领这支中老年大军真正走上增收致富的小康之路?这既是林西镇面临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村乡镇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以党组织为引领,平衡资源要素,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整合力量,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奔小康。”林西镇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面对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限制,林西镇立足镇域实际,积极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巴掌地”,探索推进以小养殖、小田园、小果园、小作坊、小买卖为主的“五小工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有限的生产能力,帮助群众实现多渠道增收。由于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等特点,庭院经济刚一推广就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年,林西镇在总结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同谋划,对“五小工程”进行了扩面优化升级,提出“鼓励小养殖、打造小田园、兼顾小手工”的庭院经济发展思路,在全镇范围内普及以小养殖、小田园、小果园、小作坊、小买卖、小电商为主的“六小工程”,作出了农民群众增收长短期相结合的顶层设计。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党组织带头和党员的示范作用。为推动庭院经济蓬勃发展,今年5月,林西镇由党委牵头,组建了“林西镇党建引领庭院经济发展共同体”,下设资源配置、生产合作、供销合作、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型党组织,共有村级党组织、县直单位、合作社、龙头企业和非公社会化服务党组织等联建单位29个。采取“党建引领+村+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为阵地,发展以肉牛、蔬菜、小笨鸡为主的庭院经济,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增收的“致富园”。在四个功能性党组织的联动下,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实施过程中,林西镇将庭院经济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按照“鼓励小养殖、打造小田园、兼顾小手工”的庭院经济发展思路,通过项目带动+项目扶持推动庭院经济进一步发展。年,林西镇统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万元,建设庭院经济小微示范园一处,带动周边农户以庭院为阵地发展“农家乐”,打造林西镇“庭院休闲经济品牌”。投资35万元,继续扶持户贫困户发展“林西小笨鸡”养殖,通过“庭院小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党建联合体的引领下,林西镇庭院经济“庭院蔬菜”“庭院小笨鸡”“庭院肉牛”三个主导产业发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林西镇利用庭院发展“小笨鸡养殖”50只以上农户户,存栏超8万只,户均增收元。发展“庭院肉牛”户,存栏余头,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庭院蔬菜”农户0户,户均增收元以上。(记者孟静航通讯员刘海东王晓茹)